找到相关内容122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让人生更美好

    ,杀生,生气的因,得病的果。 69 如果做错了事,只知道忏悔,不知道发愿改过,后不在做,那么这种忏悔没有用,痛改前非才是忏悔。 70 学佛是学着明理,把造业的根忏悔掉,根来自于迷惑,迷惑生...改掉自己身上的毛毛刺刺。 5 忏悔是改过错,以后不再犯重复的错误。 6 学佛人要明理,慈眼示众生,念念为众生,人人都有光明在,体会不到暗昏昏。 7 佛法是孝道,是师道,佛法是解脱法,佛法是人生享受的最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5479653.html
  • 开光、放生、剃度仪轨

    从身语意之所生,今对佛前求忏悔,一切罪障皆忏悔,一切罪根皆忏悔。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心亦亡,心亡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忏悔。接南无求忏悔菩萨摩诃萨(三称)。 八:唱“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...呼:迎请和尚或主法(钟鼓齐鸣) 2:维那举“戒定香”或“佛宝赞”,主法拈香,礼佛毕。 3:维那击大磬三声。 4:主法向佛合掌云:万德庄严相,法性清净身,湛然应一切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41281744.html
  • 学佛十讲

    几个头,或者几张钱纸就来过问你的事情而包庇你的。诚然,在你叩头拜佛、点香供佛的时候,已经含有忏悔的意味,但是忏悔是要从自家心地上做起的,否则总是纳贿的性质,佛看了也只有摇头。宋朝的司马光,他是理学...才是错误到万分。我们要晓得,三藏十二部分教,一言以蔽之,无非教人舍妄契。什么是妄,浅言之,一切非礼之动、非礼之言、非礼之视、非礼之听、乃至作奸犯科、伤天害理都是妄;而八德、十善等等正为对治此妄而设,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4984371.html
  • 破除邪说论(六)

    恶意与善意带动下的身口之行为才能成为相应的恶法与善法。明朝中锋和尚就说过:“有益于人是善,有益于己是恶;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,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。是故人之行善,利人者公,公则为;利己者私,私则为假;又根心者,袭迹者假;又无为而为者,有为而为者假。”另外,下面的这首偈颂大家可能早就耳熟能详,它讲述的依然是以心忏罪的道理:“罪由心造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,心灭罪亡两俱空,是则名为忏悔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邪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014081489.html
  • 浅谈忏悔业障

    遍寻此心如虚空不生不灭。即所谓:“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,心亡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忏悔。”   四祖在他的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里提到的。“若欲忏悔者,端坐念实相。是名第一忏悔。”端坐念...   一、忏悔的意义  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,最初进入的时候,乃至任何一次修行活动的开始,首先都要忏悔业障。忏悔业障是一种很有效果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修行方法。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: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忏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228153109.html
  • 佛门基本礼仪

    。  *发露忏悔  往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,  从身语义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  *实相忏悔  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妄,  心妄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忏悔。  第二拜:发愿修道弟子○...。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,宜私下善言相劝。  三、如何礼佛   成熟的稻穗向下垂----拜佛 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、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,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,并检讨自我、忏悔过去所...

    佚名

    |礼仪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14050918786.html
  • 明一法师答:如何忏悔业障?

    则名为忏悔。" 四祖在他的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里提到的。“若欲忏悔者,端坐念实相。是名第一忏悔”端坐念实相就是“无生忏”。用禅定的...明一法师 一、忏悔的意义: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,最初进入的时候,乃至任何一次修行活动的开始,首先都要忏悔业障。忏悔业障是一种很有效果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修行方法。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: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明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9560634409.html
  • 浅谈忏悔业障

    如何?是在身内,还是在外境?如此遍寻此心如虚空不生不灭。即所谓"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,心亡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忏悔。"  四祖在他的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里提到的。“若欲忏悔者,端坐念实相...浅谈忏悔业障  一、忏悔的意义: 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,最初进入的时候,乃至任何一次修行活动的开始,首先都要忏悔业障。忏悔业障是一种很有效果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修行方法。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4048548.html
  • 十大愿王浅译

    无尽,前念今念后念,念念供养,相续无间,身语意业清净,故无疲厌。  四者忏悔业障  华严经以一法界为体,迷一法界故有无明,无明眷属就是贪、嗔、痴,此三毒能造无边业,由业招无量苦,所以苦海无边,业海...起,得见本源自性清净,恒住清净戒体而修律仪、善法、饶益有情等三聚大戒,成就尸罗一切功德,复以普贤行愿力,观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,罪亡心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忏悔。譬如明镜,本无尘垢,识垢无垢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0853021.html
  • 《坛经》与《忏悔录》人学思想比较研究

    中除罪缘,各自性中忏悔;若悟大乘忏悔,除邪行正即无罪”。这样一来,南宗禅就变成了一种却恶向善、除邪行正的法门,与儒家的“正心”教义相契无间。到宋代,新儒家就把儒、道、佛三家的思想融合形成了新的道德...《坛经》与《忏悔录》人学思想比较研究  章立明  在中国佛教史上,汉传佛教中国僧人著作中惟一称经的就是南宗禅的典籍《坛经》,是惠能弟子法海记录南宗禅创始人惠能事迹与语录的典籍。、《坛经》综合了大乘有...

    章立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563984.html